[专业建设]服装设计专业:加强改革创新  谋求特色发展

发布时间:2013-05-02浏览次数:

服装设计专业:加强改革创新 谋求特色发展

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梅爱冰

根据学院党委提出的“立足基础强特色,服务产业创特色,深化专业兴特色”的要求,艺术与传媒学院广大师生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与潜力,结合市场需求与产业发展趋势,通过研讨,我们将以服装设计专业为试点,开展一系列改革与创新,谋求专业特色发展。

一、专业定位求特色

通过研讨与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我们将服装设计专业定位为以服装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群)人才的需求为依据,培养职业素质高、设计理念新、工艺技能强的,能胜任服装成衣设计、服装制板与工艺等岗位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我们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创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思路,积极探索专业与行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实训与生产对接的产学合作育人新模式。

二、专业建设创特色

1、校企共建,订单培养

本学期我们与利郎、361°、虎都等品牌企业合作,并已与361°签订了校企共建订单培养协议,开设361°冠名班、订单班。我们依托361°的设计与生产力量共同开发以生产性实训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企业专家与专业团队共同确定职业岗位能力,根据岗位要求设置课程,根据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完善“企业+课堂+岗位”工学结合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企业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规格的无缝对接,做到人才培养“源于企业,用于企业”,真正实现服务产业创特色。

2、以“校企结合”为途径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定期轮派骨干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锻炼,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习指导,鼓励教师参加企业科研活动,邀请企业进校讲座和担任服装专业课程教学,实施以校企结合为主体的多种训练途径, 打造专兼结合、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提升全体教师素质和综合能力,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艺术与技术结合、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结合、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结合。

三、双证教学增特色

根据服装企业产品企划、设计、生产加工细分化的实际,推进以“项目课程为主导”的专业改革与教学管理。使专业教学项目化、核心技能模块化、课程教学团队化、教学设备实境化,构建服装设计项目课程体系。广泛调研就业岗位群工作要求,分析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确定毕业生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结构和应有的知识素质结构,设计项目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完成项目课程学习、取得毕业证的同时获取相应岗位职业资格证。

四、以赛带练强特色

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不能仅局限在校内外实训,以赛带练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最好途径。以赛代练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习与运用有机结合,同时也加强了对外交流与宣传,提升师生的职场意识、专业素质,形成人人争当名师、个个争获大奖、多出人才多出彩的品牌特色。

五、措施实施显特色

结合企业管理的要求,以在管理中凸显企业文化为出发点,制定一系列相关管理制度与措施,严格执行《教学与教学管理事故处理条例》,《教师规范》、《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制度》、《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制度》、《实践教学过程登记制度》、《毕业设计工作规范》、《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等制度,对教学过程与质量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