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传媒学院:突围传统求特色 做强特色促发展
院长张立学
一、专业发展现状及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艺术与传媒学院现有主持与播音、新闻采编与制作、服装设计、装潢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社会体育(含高尔夫运动与管理方向)等6个专业。传媒类专业在省内高职属仅有的五家之一,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水平居于湖北高职前列,是湖北省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科的牵头单位,实力雄厚,体育竞赛水平一直是省大运会的前三甲,各专业学生就业供不应求、待遇很高。但2012年招生规模却出现严重缩水的情况,我们分析主要有二个原因:一是与这些特长专业的相关行业、产业多集中在省会一级大城市,考生人数与招生人数比相对少,考生考不上本科大多选择省会高职或复读,我院总体上无区位优势。二是我院的6个专业与省高职及周边地方的兄弟院校设置雷同,无特色优势。面临着发展的困境,艺术与传媒学院突破发展困局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就大的专业背景来讲,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方针,使我院以文化产业为主体的专业有了新的动力与机遇。接着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一系列大政方针也给我院相关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方针出台,我院建筑装饰、装潢类专业人才大有可为。因此,打造做强专业特色是我院突围发展困局的必由之路。
二、向内使劲,立足基础强特色、服务产业创特色、深化专业兴特色
(一)立足基础,实施专业适应市场、课程对接岗位的改革
艺术与传传媒学院现有专业是学院传统的优势专业,各专业开设已有十年,原有大的专业方向宽泛,与现在职业分工更细、要求更专不适应。加之与省内外相关专业相比大同小异,对学生没有特别的吸引力。为此我们通过市场调研考察,来对各专业科学定位,使专业—职业—岗位无缝对接。首先从专业名称入手,克服传统名称的空泛和不切实际的本科化趋势,突出体现职业性、岗位性。我们拟将原主持与播音专业更名为礼仪主持,加强职业的针对性与专科层次的可行性,有更具市场潜力。将原服装设计专业,更名为服装制板与工艺,能更好的突破招生局限,技能针对性更强,使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也能参加进来,迅速壮大发展。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名称也存在着本科化和职业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我们也将对接市场更名为广告设计与制作。我们还将把职业岗位针对性不强的社会体育专业,寻求校企联办,改办为高尔夫运动与管理专业,使我们现有的专业能与行业、企业的具体岗位无缝对接。明确名称后,通过科学定位,优化原有的课程、科目结构,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强职业岗位针对性,强化专业技能,使学生对学习前景一目了然,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就业竞争力。
(二)以服装设计专业为试点,打造特色,形成品牌
1、把专业更名为服装制板与工艺,录取方式改为艺术生与文理生统招。
2、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变原来以设计为主的课程科目,为以制板、制作工艺为主的实践操作体系,加强岗位针对性,强化技能实训。
3、加强校企联合,构建生产性实训体系。
本学期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引进服装生产企业进校生产,我们建成校中厂性质的实训基地,借助企业设备、生产项目、实训师资,让师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操作技能,在合作中探求新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双师素质,落实双证教学。
4、引进全国知名品牌企业,以品牌形象扩大专业的影响力。
我们正在寻求与利郎、361°、虎都等品牌企业合作,在我院办订单班,这些品牌的引进,会大大推进学生对服装专业的认知与学习兴趣,有利于与市场前沿接轨,提升专业办学层次。
5、深化以赛带练,加强对外交流学习与宣传,争创名优,形成特色。
本专业近年来,一直重视师生参加国内外各类服装设计大赛,取得过国家级大赛银奖与铜奖等多项成绩,在教学中一直贯彻项目教学,双证教学,推行以赛带练、以赛促学的指导思想。本学期,我们将认真组织指导学生参与省内外各项服装职业大赛,组织师生外出考察、采风与培训,提升师生的市场意识、专业素质。我们将对该专业加大投入与扶持,建立激励机制,形成争做名师、争获大奖、多出人才的良好局面,形成品牌特色。
三、外塑形象,千方百计扩大招生规模
生源是学院的生命线。因此,艺传人的共识是凝心聚力,千方百计抓招生。为此我们今年非常重视专业招生工作,并研究了一些办法,进一步强化招生力度。
1、宣传造势先行。本学期将对学院的网站进行改版更新,广泛报道专业发展动态、就业成功典型。充实教学成果、实训场所、学生活动等方面的图片,扩大人气。进一步完善艺传院教学楼的文化环境布置,广泛开展校内专业展示活动,展示专业魅力,相关专业迅速落实与全国知名品牌企业的订单合作,形成声势。
2、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责任到人。成立招生领导小组,成立招生专班,抓重点,求突破,精心布局各点招生人员。吃透招生政策,规范招生行为,认真组织培训,完善专业招生资料,熟悉各专业优势,寻求相关专业招生的政策支持。
四、精益求精抓管理,凝心聚力抓发展
本年度,我院在管理方面、重点,从树立服务意识、完善制度、量化管理入手,进一步加强督查落实工作,推进各项工作的稳步实施。
认真执行行政值班制度,填写值班日志,协调处理发现的问题。坚持院主要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推门听课查课制度,坚持各专业举办阶段性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坚持专业教师下寝室活动,把育人的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有机融合,形成全员管理、全方位育人的氛围。发挥专业优势,文化育人,开展丰富的社团学生活动。认真整理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量化管理档案,做到精细管理。
认真执行学院工作量考核方案,实施同行评课、学生选课,让优者有课上,让评价不高的教师进修、转岗学习,进一步提升教师素质。大力推行民主决策,以制度管人,逐步增强专业特色,形成管理特色,做大生源规模,提升就业水平,形成进出两旺良性发展的特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