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让我们迷失自我
比较,比较才有竞争。
当大家进入学校之后,就不知不觉变成斤斤计较的人,一直赢的人,因为怕输而承受很大的压力,一直输的人,干脆放弃自己。比较,看似使我们进步,但是却在群体中遗失了自我,我们没办法在紧张的人际关系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并舒适地展现自己,开发自己的潜能。当习惯赢的人忽然输了,他会对这个世界质疑,然而,真正的并不是比较性。有个记者访问世界最大的连锁旅馆总裁时问他:“你十四岁就辍学出来工作,在酒店里当侍应生、洗碟子、收餐具,但你却一步一步爬到这个地位,而过去和你一起工作的人,可能还在小饭店里洗碟子、收餐具——当时你知道你会和他们差距这么远吗?”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总裁微笑道,“老实说,在我往上爬的路上,我真的没看到其他的人。”他从没把跟他一起洗碟子、收餐具的同事当作比较目标,他只看见自己该走的路。如果他只想成为那堆侍应生中最好的,他现在可能还在当领班,不要因想赢而忽略了自己的特性与道路,这是每一个真正成功的人都明白的事。不要因为在一个小山坡上滑跤,就忘了自己原想征服珠穆朗玛峰。恶性竞争下,失去的会“比较”多。现在“比较差”,不代表你以后不会“比较好”。
人生中真正的成就感,并不是比较得来的,争长短不一定有意义。正如绿铃子拥有比较多的水,不会比常春藤长得好,过多的水分只会使它的根茎腐朽。而青苔即使争取了太多的阳光眷顾,也不会像向日葵一样容光焕发。比较也许免不了,但可别变成恶性竞争,那样我们会发现,失去的会“比较”多。(责编: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