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日报]“加法”“减法”一起做——仙桃职业学院特色办学服务发展观察之一

发布时间:2012-04-18浏览次数:

“加法”“减法”一起做

——仙桃职业学院特色办学服务发展观察之一

《仙桃日报》2012418日一版报道:

编者按:

我市已形成五大产业集群,经济社会跃入一个提质加速的全新发展阶段。与此相应,对高技能专门型人才的需求量剧增,结构性用工难题与就业难题将在一个时期内共存。如何破解?

带着上述疑问,本报记者从职业教育切入,以仙桃唯一一所高等职业学院——仙桃职业学院办学实践为样本,重点就新时期仙桃经济社会发展如何突破用工瓶颈深入采访管理部门、学校、企业、技工人才等,着力寻求并解读其中的有益尝试与可贵经验,形成了一组系列报道。自今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这组报道,敬请关注。

[现象]撤并9个专业新设12个专业

2011年底,仙桃职业学院成功申报了一个新专业:社会体育高尔夫服务与管理方向。今年夏天的招生季节里,这个专业将面向全国招生。

仙桃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袁全汉表示,这个专业的申报,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为丝宝集团排湖旅游开发项目量身定制。

袁全汉认为,服务产业需求是职业教育的目标所在。与此关联,专业调整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

从2009年至今,仙桃职业学院先后撤销5个专业、停招4个专业,新设12个专业。

专业设置一增一减,以何为据?

[记者调查]专业调整如何跟上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我们的每一次专业调整,都有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4月中旬,记者走进仙桃职业学院,负责人作了如此解答。

这种调整先做减法。

2010年,学院撤销音乐教育、美术教育2个专业。第二年,停招汉语、园艺、音乐表演专业。

撤销的理由是两条:学生认可度不高,市场需求不旺盛。

减的同时,也在做加法。

2009年至今,12个专业先后新设。其中,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嵌入式技术与应用犹为引人注目。

2011年,台湾健鼎公司投资5亿美元,在南城新区建设中部地区最大的印刷电路板生产基地。同年,台湾康舒科技首期在仙桃投资5000万美元,为富士康生产相关电子产品。在此前后,市委、政府围绕健鼎、康舒先后招引10多家配套企业,一个机械电子产业集群崛起,集聚相关企业70多家,成为仙桃最具发展潜力的一个优势产业。

机械电子产业集群的崛起背景,为学院相关专业优势突显作了最佳注解。在台湾健鼎落户的谈判过程中,企业负责人明确提出:由仙桃职业学院为企业培训和输送技术人才。由此,学院在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上的特色进一步强化。

记者了解到,这种依托产业特色打造特色专业的做法,在学院近几年的办学实践中一再体现。

市经信委主任张体强说,目前仙桃五大主导产业特色鲜明,食品加工产业快速扩张,机械电子产业异军突起,医药化工产业逐渐做大做强,纺织服装产业完善了产业链,无纺布产业提档升级。

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五大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达85%以上,2011年,全市五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51.8%。

依托五大产业,学院新设专业特别抢眼:医药营销、商务英语、食品加工技术、服装设计、酒店管理、应用电子技术……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2011年首次招生,依托的正是仙桃日益壮大的食品产业集群。作为合作企业,真巧食品公司为这一专业提供师资支撑和实训场地,公司行政人事部经理何芳说:“合作办专业的同时,希望学校安排更多的学生来企业实习”。

“专业的设置需要与仙桃经济的特点相匹配,量身定制的比例较大。”仙桃职业学院副院长徐国洪介绍说,“事实上,我们的专业调整从2001年就已开始,一直处于动态调整的过程。”

最近的一次专业调整,正是本文开篇提到的社会体育高尔夫服务与管理方向。徐国洪说,2011年底学校与丝宝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学校与企业共同申报专业。

“打造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的目标下,休闲旅游开发是一个新的方向”,徐国洪认为,“仙桃服务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肯定会增加,专业设置必须根据行业用工需求调整。”

[观点]围绕支柱产业办特色专业

职业教育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2012年2月13日,教育部职成司高职高专处处长范唯在《中国青年报》上以《发掘高职学校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为题,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坚定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社会需要什么学校就提供什么,学校依托的行业在地方要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发展环境、发展前景,最好是当地的支柱产业。

此前,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就“用工荒”尤其是“技工荒”现象特别指出:“关注职业学校人才的培养就是关注企业的未来发展。”

在我市,职业教育如何调整专业设置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也成为企业与学校共同的课题。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台湾旺旺集团湖北总厂厂长林东荣谈到,企业目前缺工以普工居多,淡季约3%-5%,旺季约20%-25%。

“校企合作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不是缓解用工压力的主要渠道。”他说,“但在技术工人的培养上,肯定离不开学校的支持”。

“职业学院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袁全汉坦言。

[延伸阅读]专业对接产业是政策导向

2011年9月30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要求,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大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仙桃职院的方向体现了政策导向。

[记者手记]服务也是发展

服务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发展。

单就职业教育而言,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方向在产业,关键是能力。

客观地看,学校依据产业结构调整,进而调整自身的专业设置,这是一个动态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专业对接产业,既有专业特色的彰显,也必依托产业的壮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既是服务,也是发展。

现阶段,服务经济转型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在以大产业构筑大支撑的仙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在产业。产业兴城、产业富民已凝聚成为一种全民创富的激情与共识,提升服务能力自然便是题中应有之义。

提升服务能力,要有硬作为,不独在职业教育领域。

对此,我们满含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