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地倾听水声,那是一种灵魂的释放。
三毛在《撒哈拉沙漠》里有最纯洁的向往,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过得如此的美好。因为在她背后有一个最好的直接兼丈夫。他是荷西,西班牙人,比她小六岁。那时他刚认识三毛是在读高三。他对三毛说:“你等我六年,六年一过,我就娶你!”三毛只把荷西当小孩子,她并未认真的相信。直到六年后他们再次相遇,三毛知道那不是玩笑,而是发自内心的承诺。在沙漠相遇的第二个夏天,他们注册结婚,历经千辛万苦领到结婚证的那一天,荷西抱着三毛高兴的跳了起来。婚后就想荷西说的那样“我外出赚钱,你在家煮饭给我吃”这就是最大的快乐。
林觉民的《与妻书》这样说过“吾自遇女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他与妻子陈意映有着幸福的家庭,“我有幸娶你,却因为何生今日在中国”“然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
林觉民作为先进的现代知识分子,早年曾留学于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面临当时的中国环境,他毅然投身于革命。广州起义失败后被捕,被捕期间,他滴水不进,坦然自若的迈进刑场,从容就义。殉国时年纪24岁,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妻子陈意映永志扶孤,终因悲伤过度以终,年仅二十二岁。
三毛与荷西的恋情纯真,但荷西在婚后六年因溺而亡,留下三毛面对人生的打击,三毛以一篇《滚滚红尘》,年仅48岁的她在医院结束了生命。
不管是三毛与荷西,还是林觉民与陈意映,他们的爱情唯美,却那么短暂。林觉民为大爱放弃小爱,他们的爱情伟大。三毛与荷西的爱情让我们见证个性的奇迹。
“人生若只与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岑今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等一系列古代人表达对爱情的执着.忠贞,矢志不渝。
无论中外还是古今,没有结局的爱情总是唯美,令人赞扬,。就像《山楂树之恋》中的静秋与老三,就像中国古代的《梁祝》,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无论是豆蔻年华,还是花季,如花似梦,总在年华悠悠中留下年少的过错。